关于仓店的发展,最初的模式设计者其实是按照一般的零售业规律来思考的。那就是先做高频再做低频,先做刚需再做非刚需。而且在最初的设想中,高频+刚需=时间的紧迫性。这样才能形成用户心智,形成复购。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都是从生鲜开始切入做仓。
第一是生鲜产品不太容易形成品牌认知,所以渠道反而容易通过精细化的运营形成用户心智。第二,所谓的刚需和非刚需,要考虑中国零售业的竞争现实,那就是快消品日用百货等商品的购买和销售(销售行业分析报告)渠道太多,很容易被替代。换句话说,假设一个人很喜欢喝可乐,天天喝,可乐对于他就是刚需品,但是,购买的渠道选择太多了,特别是现在电商这么发达,单一渠道很难锁住这个用户的需求。
按照这个思路下来,如果反过来做仓店,非刚需+非高频商品,那不是“自取灭亡”吗?最早入局仓店的从业者,包括投资人,都意识到了自营的生鲜前置仓在当下的技术条件和竞争态势下,在成本结构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简单说就是刚性成本太高,而生鲜整体客单价不高,毛利空间有限,因此对于单仓盈利的模型十分苛刻。所以,曾经有投资人提出过,仓店的理想模型应该是机器猫模型,就像日本动画机器猫一样,用户想要什么,仓店就像百宝箱一样可以迅速提供什么,唯有此,这些仓店才能真正长久健康的生存下来。
即使是提出了机器猫模型,按照过去的思路,也很难实现。这就像人们总认为应该先恋爱后结婚,没有感情为了钱去结婚是不道德一样。第一批做仓店的企业,在生鲜+自营的两个框框里挣扎多年,到现在也只能说稍微见到曙光。但是实际上,如果真的把做事的顺序倒过来,不追求一定“高频+刚需+自营”,这个事其实也成立,而且甚至有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