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文化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情绪体验过程

2025年03月31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新中式美学”“非遗文创”等文化符号不仅满足了青年对美的追求,还承载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价值,激发了其文化自豪感。这种情感共鸣使商品超越了单纯的实用功能,成为抒发情感的载体,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吸引力。例如,“故宫彩妆”不仅满足了青年的审美需求,还将历史文化融入日常消费,通过情感共鸣赋予文化消费超越物质层面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在消费环境中发现自身的文化基因,自身的家国情怀也有了具象化表达方式,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互联网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的发展使虚实互动成为可能,大幅拓展了青年的文化参与方式,并强化了他们在消费过程中的社交属性。视频弹幕互动让青年即便身处不同空间,也能即时表达情感、回应热点议题,增强了对远距离文化场景的现场参与感。如汉服社群的线下巡游,正是青年在现实空间中对文化归属感的深度实践,通过集体仪式感强化群体认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跨场景的文化参与构建了青年与社群的连接,塑造了共同的文化体验,因此,文化消费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桥梁。

在互联网流量的推动下,虽然不断涌现出新的消费场景且能短暂掀起消费热潮,但并不都能转化为持续的经济增量。例如,网红打卡点往往昙花一现,市场中充斥着仅凭文化符号拼贴而缺乏深度的低质量产品。这也表明,过度依赖情绪满足的文化消费生态存在一定问题,供给端容易陷入符号化和批量化主导的低质循环,消费端容易出现超前性与冲动性的消费行为,进而削弱青年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从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年中国居民文化发展满意度”的调查数据来看,尽管城镇青年对文化供给的感知较高,文化消费更为活跃,但他们的文化消费满足感并不强。这也说明,与外部供给驱动的消费相比,文化需求的满足才是青年消费的内生动力,也是提高文化供给效率的关键所在。

有效回应青年的文化需求,关键在于理解其需求满足的深层动因,青年文化消费不仅关乎个人情绪的满足,更是他们共同创造和分享社会现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青年获得审美体验、社会参与、关系连接、群体归属和自我提升等多重满足,进而形成文化消费的内生动力。

相关观点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