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公布了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强调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划为允许类。这一政策转向其中蕴含深意。记得早在两年前,国家就已经对外资进入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进行了政策收紧。时至2010年,这种信号加大释放:合资车企异地建厂必须要推出自主品牌车型或者推出新能源车。此次《目录》的调整更是这一政策的延续和体现。这也意味着国家相关方面有意推动产业整合,鼓励自主汽车的发展。
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吸收外资,中国整车制造已取得长足发展,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但伴随着开放,目前涉及汽车整车的合资企业多达100余家。
我国汽车产销已经世界第一,但大而分散、大而不强。2011年整车制造企业(集团)70家中,有10家企业虽具生产资质,却是零产销,有9家企业年产量不足千辆,17家不到万辆。我们不鼓励外商投资“汽车整车制造”,同样不鼓励国内投资者介入“汽车整车制造”领域。
外资竞相入华扩张地盘,一方面刺激了合资车企以及进口豪华车的发展,另一方面却直接打压了内资车企。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豪车火、小车冷”这一与国际成熟市场潮流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甚至可以说,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有些开放过度所导致的。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把外资从整车制造条目鼓励类删除,说明不再鼓励外商投资整车制造,有利于大集团做好整合,并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自主品牌上,这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来看是个利好。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