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洲汽车(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制造商“坏消息”不断。除了德国大众考虑关闭本土两家工厂以及设在比利时的奥迪电动汽车工厂外,奔驰、保时捷等欧洲车企也因电动汽车需求下降和盈利不确定,相继调整或放弃了此前大力宣传的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目标以及投资计划。本周,布鲁塞尔奥迪工厂因面临关闭风险而发生了更为激烈的冲突,工人们甚至点燃代表奥迪标志的四个轮胎,以示抗议。
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电动化转型之路之所以波折不断,一方面在于欧洲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政策环境存在不确定性,难以提供足够的税收和补贴等激励措施,影响了欧洲车企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是传统车企面临的技术创新压力和高昂的研发成本。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尤其是在电池技术上,欧洲车企的研发实力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许多传统汽车公司从内燃机车型转向电动车型,车辆设计和生产工艺的更新以及软件系统开发都需要大量投资,导致车企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转型动力不足。
虽然欧洲多国正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但整体上仍相对滞后,充电站覆盖不足使得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存在担忧。购车成本较高也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市场接受度和购买意愿。此外,汽车租赁公司因电动汽车残值较低,也对大规模采购电动汽车持谨慎态度。
因此,欧洲汽车制造商陷入恶性循环:车企电动化之路越阻碍重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越犹豫不决;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需求不旺,导致车企更难有信心和决心大力发展电动汽车。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发展不及预期,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4.16%下降到2024年的12%,选择购买电动汽车的欧洲消费者不足30%。英国骏特商务咨询公司的报告也显示,7月欧洲注册的全新电动汽车约13.9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约6%。
欧盟的关税政策也可能加剧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的难度,令欧洲消费者难以平价购买到优质的电动汽车,这既影响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也让欧盟雄心勃勃的绿色转型之路愈加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