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近期对于中国钢铁产业进行了中远期展望。他认为,到2020年,中国沿海、沿江钢铁产能达2.7亿吨。
李新创表示,在产业布局方面,钢铁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将进一步趋向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布局,内陆有资源和区域市场优势的地区将保持一定规模。预计到2020年,中国沿海临港钢铁产能将达到1.5亿吨,沿江钢铁(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产能将达到1.2亿吨。
在产品结构方面,中国钢铁产业产品升级将逐步加快,质量标准和应用规范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0年,4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应用比例将提高到80%以上,分钢行业来看,建筑业用钢比例将缓慢下降,但仍是中国最大的用钢行业,比例保持在50%左右;机械用钢比例将逐步提升到20%以上,其他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在技术装备结构方面,中国钢铁生产主体装备大型化、自动化和国产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0年,3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产能比例将达到30%以上,1000-3000立方米高炉产能比例达到50%以上;200吨及以上吨位转炉产能比例将达到15%以上,100-200吨位转炉产能比例将达到50%以上。
在铁矿石原料方面,由于中国生铁产量进入峰值弧顶区的时间早于粗钢产量,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生铁产量将保持在一定水平波动发展,甚至出现下降趋势。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约8.5亿吨,届时中国铁钢比将下降到0.9以下。预计2020年中国生铁产量将达到7.5亿吨,消耗铁矿石12亿吨,其中进口铁矿石8亿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