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各类大模型和机器人加速迭代,大显身手。DeepSeek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式贡献“中国智慧”,“讯飞星火”等大模型深挖丰富场景,宇树科技等企业的机器人“进化”为“功夫大师”……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打造新质生产力强劲引擎。
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代表委员说,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代表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不断涌现,拓展出经济新赛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接近200个,注册用户超6亿;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写入“互联网(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一词;2024年,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部署越发具有针对性,让更多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跑出加速度。国家针对人工智能的政策扶持以及全方位的资源投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带来人工智能的蓬勃之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搏击增强了底气、信心。
发展“人工智能+”,人才是关键。代表委员认为,一方面要善聚人才谋发展,特别是支持年轻人和初创企业去闯,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开放包容的环境。另一方面,要让AI技能成为公民必备能力,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让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代表委员建言,要持续在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场景培育等方面发力。
海尔集团提出老牌家电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生存法则:要么与AI同进化,要么被AI淘汰。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认为,人工智能赋予中国智造更多想象空间。五年前,我们下决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五年大约投了10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