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机器人正处于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应用关键时期

2025年03月31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技术标准缺失、成本高企、场景适配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其商业化进程。人形机器机器行业分析报告人发展势头良好,但离规模化商用还有距离。在笔者看来,人形机器人实现商业化首先要突破三个壁垒。尽管人形机器人在步态控制、多模态感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其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需求间仍存在显著断层。从技术方面来看,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方面还存在技术瓶颈,例如如何实现更加自然流畅的行走和奔跑,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人类的语言和情感等。

人形机器人的行业链条冗长,从研发到落地还需要很长时间。其中,实验室里的算法突破只是第一步,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融合、供应链适配、场景验证……每个环节都可能阻碍其商业化进程。人形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算法、材料等多学科,高校实验室与企业商业化需求存在断层。因此,企业要想突破技术瓶颈需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为支撑、人文关怀为特色的未来社区示范样本,推动“人—机—环境”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拟通过真实场景倒逼技术突破,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当年产量达到100万台时,擎天柱机器人的单价有望降至2万美元,这将进一步推动其商业化应用。不过,马斯克近日公布的擎天柱机器人生产计划仅有5000台。人形机器人的前期研发成本、服务团队和交付团队的定制化服务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价格。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不仅包括硬件、软件,还包括长期运营的费用。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供应链优化,如国产关节电机替代进口以及工艺创新,将单机成本压至10万元以内。

场景壁垒。当前人形机器人应用呈现明显的“哑铃型”结构,工业场景占比超70%,服务领域集中在导览、配送等低附加值场景。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商业模式创新滞后于技术发展。多数企业仍依赖硬件销售,服务收入占比不足15%。

相关观点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