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水泥产量为13.27亿吨,同比下降10.71%(按可比口径计算),创下自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值。从季度走势来看,一季度水泥产量降幅最大,为3.37亿吨,同比下降16.2%;三季度次之,产量为4.77亿吨,同比下降12.1%;二季度作为传统旺季,水泥产量为5.13亿吨,但仍同比下降6.9%,延续了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需求特征。
分区域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六大区域水泥产量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下滑。其中,东北、华东、中南地区下滑幅度分别达到14%、12%和11%;华北地区下滑幅度最小,但降幅也要近8%。从水泥行业供给端来看,自今年年初起,尽管行业企业对需求整体疲软有所预见,主动加大错峰停窑限产力度,但由于水泥需求支撑显著不足,供给限产调控措方案(方案行业分析报告)未能有效适应市场波动,行业库存虽较去年略有减少,仍维持在高位,难以维系市场供需平衡,致使企业运营压力沉重。就错峰停窑的效果来看,六大区域中东北地区表现尤为亮眼,通过不断延长错峰时间,有效适应了需求变化,确保自今年二季度以来水泥库存持续保持在低位运行,错峰限产策略成效突出。相比之下,其他区域水泥库存普遍维持在较高水平。值得关注的是,为迎接四季度旺季,进入三季度末,长江流域、西南、山东及河南等地区均加大了错峰停窑力度,使得库存开始呈现积极下降趋势。
今年前三季度,水泥价格呈现低位波动运行态势。标号42.5水泥平均市场价格为373元/吨,同比下降7.2%,为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尽管月度价格环比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除了东北地区水泥价格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外,其他区域平均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此外,北部地区水泥价格明显高于南部地区。水泥价格低位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受房地产和基建影响,水泥需求萎缩严重,旺季不旺,供需矛盾扩大;第二,错峰生产对供给端调控力度依旧不足,无法维持稳定市场供需关系;第三,库存持续高位,市场压力加大,导致多数地区价格回升困难。
分析各区域水泥价格不难发现,价格同比增长或跌幅持续收窄的区域主要得益于企业加大错峰生产力度,限产力度大、库存低位、供需关系持续优化,方能采用以涨止跌策略。从总体来看,在需求下滑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北部地区因错峰生产执行较好,竞争适度,价格表现较好;南部地区尤其是长江沿线市场,因错峰生产执行不一,过度竞争导致价格持续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