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正在将甘肃的资源、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和生态效益。自动化机械设备高速运转,3条风机组装生产线同时开工,经过轮毂装配、主轴装配、传动链装配等工序后,一台风机的主体部分便组装完成。
靠近消费市场的同时,风机制造上下游配套紧密协同。目前,叶片、轮毂、发电机、齿轮箱、塔筒等风机关键部件均可在酒泉当地配齐,大大节省了物流成本,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酒泉市近年来大力开展风电(风电行业分析报告)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吸引了金风科技、日月重工、中材叶片等行业领军企业落地。目前,酒泉已具备年产主机2600台、叶片2450套、塔筒2700套的生产能力。
新能源的生态价值日益凸显。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武威市,一种新型治沙模式——光伏治沙由设想变为现实。从高处眺望,武威市凉州区20万千瓦立体光伏治沙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光伏面板,如同沙海中的碧波清水,光伏板下,沙生植物竞相生长。
与传统光伏板的建造形式不同,该项目光伏板架设高度达4米,配置双面光伏板发电,发电效率提高了8%至15%。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地多用,立体发展。截至目前,武威已规划建设占地50万亩、总装机容量达1500万千瓦的光伏治沙产业园,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光伏治沙产业园区。
如今,从河西走廊到陇东黄土高原,风电、光伏基地连点串线,一条跨度上千公里的绿色能源走廊横贯陇原大地。风与光正成为重要资源,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能源转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