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再制造应该纳入到‘机床销售-维护-再制造’这样一个完整链条中,将其作为机床的后市场。机床在被淘汰或进入报废期之后,完全可以通过再制造创造新的价值,创造一种后市场服务,并形成较大的利润空间。目前我们形成了完备的规模庞大的汽车后市场,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这是十分值得机床行业借鉴的。
近年来我国机床市场发展迅猛,产业十分活跃,机床保有量从十年前的300万台猛增到800万台。一般来说,诸如电气系统10年基本就会出现老化问题,10年间几百万台的市场需要。
世界范围来看,随着汽车等主要用户市场增速趋于缓和,机床市场的增长也将相应地减缓,未来几年之后机床产能极有可能无法维持如此高速的增长。新机床的需求将逐渐转为改造和再制造的需求,将会极大地带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一些加工企业由于对机床了解不多,倾向于将工艺和设备管理进行外包,或者以缴纳一定服务费的方式交由专业公司进行设备维护、改造,工厂仅进行生产制造,这也是作为服务型制造业的机床再制造的契机。
与零部件主要是恢复性再制造不同,机床的再制造多属于整机创新性再制造,毕竟10年前后的机床整体性能变化很大,再制造多会相应地要求功能升级。同时零部件再制造一般不进入直接流通销售环节,多是作为备件,而机床整机的创新性再制造产品可以进入流通销售环节,更容易成为独立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国内的机床再制造还主要是单台大重型机床的维修改造,但缺乏工艺规范,市场也稍显混乱。从市场梯度来看,二手交易市场有几十万台的存量,这是十分巨大的可利用资源,再制造企业可以采取与二手交易市场联合的方式,共同面向客户,在销售二手设备的同时签订再制造协议,形成“二手机床销售-维改再制造-再制造机床现场调试”一条龙服务,使客户直接使用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再制造机床,这样也可避免客户在采购二手机床之后再寻找改造服务商。
作为服务型产业,规范的成规模的机床再制造企业必然出现管理成本上升,不如小型维改公司灵活,需要大量常规性再制造业务支撑。如果沈阳机床、大连机床这样的企业能够建立再制造事业部,必将推动机床再制造的发展,为行业的再制造产业贡献力量。
再制造在美国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据介绍,美国面向客户订单的数控化技术升级或翻新项目较多,而且大多机床再制造企业为第三方的再制造服务公司;再制造企业人数规模不大,但技术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也有制造业认证体系,保证再制造机床的质量可靠性,但我们目前还没有规范的体系。
相较于美国机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经验,我们支持对旧机床通过改造与技术升级实现精度恢复、性能与能效升级的整机层面再制造模式的同时,还需要大力促进零部件再制造重用的再制造模式。通过对废旧机床进行完全拆卸,重点回收再利用时效好、价值高的铸件以及关键部件,实现废旧机床整机回收、零部件批量化再制造,并进入新机床或新设计再制造机床供应体系,从而带动机床再制造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