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外贸产品中的“明星产品”。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机电产品已占外贸出口总量60%、增量70%以上,出口跃居全球第一。截至2010年,机电产品已经连续1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的地位。
今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据统计,1至5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达到7050.2亿美元,占全商品贸易总额的50.3%,同比增长20.7%。据调查,今年下半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形势总体上比较乐观。但我国机电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境外营销服务缺乏、出口秩序混乱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减弱,机电产品出口利润总体水平偏低,平均利润率仅为3%至5%。该项调查认为,自去年年底以来,机电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上涨了10%至20%。除原材料、劳动力、人民币升值等传统成本因素外,物流、融资等新成本因素的效应开始显现,成为影响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
国际油价波动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其中,80%参与调查的企业表示,今年年初以来物流成本上涨了5%至10%。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力争年均增速高于GDP和外贸增长速度,力争“十二五”时期末进出口规模达2.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4万亿美元。
有关专家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机电产品将成为出口机电产品的新增长点。以汽车为例,今年上半年,在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低迷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依然保持了较大增幅,出口或将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谋求突围的新出路。因此,企业应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在产品的材料、研发、设计、品牌和服务等多个环节下功夫,努力提升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专家建议,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网络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价格监测和预警;在融资、退税、营销等环节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环保新产品的研发。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