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近期接连释放政策信号,加快工业(工业行业分析报告)互联网、算力、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不少地方积极谋划数字基础设施新项目,夯实数字底座、拓展行业应用,激发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活力。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日前正式启动施工。该项目规划共3600个智能算力机柜,将建立工业互联网、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服务平台,为国企、政府和中小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
此外,湖南日前发布2024年“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总投资额超59亿元;福建明确2024年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共108个,厦门数字工业计算中心等在列;广东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发展……多地接连发布今年数字经济相关重点项目清单,加强土地、能源、资金、数据等项目要素保障,力促项目早投产、早达效。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千兆城市达到207个,梯次算力基础设施架构加快构建,不断打通数字经济发展“大动脉”。
项目火热推进的同时,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数据局在内的多部门进一步释放政策利好,夯基础、抓创新,加快工业互联网、算力、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融合,加快5G演进,加快6G、万兆光网研发力度,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多方积极推进,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短期看有利于拉动数字技术新赛道投资,促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广应用;长期看,有利于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化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整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信息底座更加坚实,数字技术赋能效应不断放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眼下,正是淮安红椒栽培时。在位于江苏淮安的柴米河博士农园里,数字孪生系统运营大屏突然弹出一条信息,提示有客户需要培养一批72穴规格的红椒种苗,工作人员将种苗要求录入AIoT农事作业小程序,小程序当即根据产品标准要求自动调整红椒种苗水肥配比模型。
这是柴米河博士农园与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云洲开展数字化合作的一幕。依靠工业互联网,农园仅需要40个员工,就可以保证15万吨产能的生物基质肥生产线与150万盘高品质水稻、红椒苗的生产运营工作。从智慧工厂,到智慧矿山、智慧物流,数字技术正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形成了200余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标杆;5G应用已经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领域规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