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牵引车在港口有序作业,氢能公交车行驶在大街小巷,“氢光互补”智能微电网成为新型“充电宝”……在张家港,氢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作为清洁能源,它既可以用于交通、化工等领域,减少汽柴油、煤炭(煤炭行业分析报告)等化石能源消费,又可作为大规模、长周期、跨季节的储能方式,调节电力供需,氢能是二次能源,可作为“能源连接器”,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公司近年在青海西宁利用光伏能源建设了两个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项目,可在建筑工地、食堂浴室、居民社区等能源供给场景中应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氢能应用场景是交通运输。氢能能量密度大,在长距离运输上有优势,已被探索应用于公交客运、城市配送、冷链运输、干线物流等场景。工人在一字排开的伺服电堆压装机上“搭积木”:一层膜电极、一层双极板,在定位杆的“引导”下交替叠放,不一会儿就“搭”出厚厚一摞。这就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部件:电堆。
同时去往整车厂的,还有一路之隔的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氢系统——由数个氢瓶和相应的阀门、管道、接头组成。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氢能业务项目经理陈涛介绍,2018年起,公司开始定制化生产氢能公交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和供氢系统分别被安装在车顶、车尾,通过特质钢管和降压系统连通,当氢气通过电堆时,会产生电化学反应,从而生成电流,相当于燃油车上的发动机,为车辆行驶提供动力。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一辆氢能公交车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吨左右。6年间,张家港氢能公交车增至73辆,截至去年底,运行总里程达1429.48万公里,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3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