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的二维图纸,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人提前“走进”未来将建成的建筑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体验,从而减少设计人员与非专业人士的沟通障碍,提高公众参与度。 在建筑行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核心功能包括建立三维模型、实时渲染三维场景、跟踪定位以及交互等。
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手套或其他设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三维环境体验,使用户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建筑场景中。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有助于居民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还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优化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
普通居民要想看懂融合建模技术或三维可视化WebGIS平台生成的效果图,可能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然而,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居民几乎可以零门槛读懂设计图,“身临其境”感受设计效果。 在北京市延庆区旧房改造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让对设计一窍不通的居民“直观体验”了改造设计的成果。“居民们戴上虚拟现实头盔,‘看到’了新居,并对改造方案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与设计人员共同推进了改造更新工作。”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硬件设备的持续进步,城市建筑(建筑行业分析报告)改造更新将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未来,在更新改造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助力更多老房子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实现华丽变身。
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它们都是隐形“健康杀手”。室内污染物模拟技术通过嵌有流体动力学模型的软件,可对常见污染物进行追踪,并对空气流动路径、污染物扩散分布等进行综合计算模拟,精准预测翻新后房屋内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