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份,随着国内大米需求转好,市场交易日渐活跃,稻米价格呈现稳中上涨之势。同时,中晚稻逐渐收获,上市量也逐渐增加,受早稻价格强劲表现的带动,中稻上市价格大都顺势高开。由于通胀短期难以化解,预计后期稻米市场仍有震荡走高的可能。但随着新稻上市的不断增加,短期内或有一个消化过程。同时因供求关系不同影响,籼稻走势或将强于粳稻。
早稻价格高位坚挺,企业收购热情不减
2011年早稻开秤价远超国家最低收购价,且从1.06元/斤左右的水平一路上涨到目前的约1.20元/斤,部分地区已在1.25元/斤以上。目前南方主产区早籼稻价格仍维持坚挺走势,局部地区继续小幅上涨。如江西抚州市场新产普通长短互混早籼稻收购价为120元/百斤,长粒早籼稻收购价为125元/百斤,均较上周上涨1元/百斤。
在早稻价格上涨的同时,收购进度也在同步推进。目前虽已进入9月份,但收购主体对早稻收购热情依旧较高。截至9月10日, 8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早籼稻769.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57.5万吨增加212万吨,其中9月1-10日累计收购量仍达117万吨。江西省早稻收购量至9月10日已达230万吨,同比增加100万吨,占全国收购总量的38%,江西省早稻收购量由全国第二跃升为全国首位。
由于今年早稻产量仅较上年增产143万吨,收购量却较去年增加了212万吨,这意味着目前农户手中早稻存量较去年同期少近70万吨,可见今年收购进度之快。
2011年早稻收购进度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今年早籼稻品质提高。据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的6省区早籼稻质量调查会检结果显示,与上年相比,南方6省早籼稻中等(三等)以上的占89%,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61.8%,较正常年景提高约3个百分点。加上早稻优质品种的大力推广,优质率增加,使得早稻用途更为广泛。
二是今年早稻产量仅恢复性增加,供需仍然偏紧,企业掌握粮源积极性较高。
三是早稻价格经过持续上涨,达到甚至超过了农户的预期心理价位,农户出售积极性提高。
四是早稻商品率提高。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粮食生产规模化不断提高,稻谷生产日益由千家万户向种田能手和大户集中,早稻的商品率也是不断提高。
五是持续的紧缩导致信贷资金紧张,农户须用钱的地方较多,种田大户因还贷需要等因素也提高了早稻的出售积极性。
由于农户早稻库存量大幅低于往年水平,预计后期早稻价格仍有坚挺上扬的可能,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中晚稻陆续上市,收购价格顺势高开
目前,国内中晚稻已逐渐进入成熟收获期,局部地区早熟中籼稻9月份就已开始零星收获并开始上市,目前部分地区中稻收获已基本结束,上市量逐渐增多。由于目前中稻尚未批量上市,水分杂质较高,价格正在形成当中,市场表现相对较为混乱。不过承接早稻价格高开高走之势,中籼稻开称价格大都在120元/百斤以上,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上市以后价格以稳中趋涨为主。
9月下旬,湖南望城地区粮食经销商中稻收购价格已达133-135元/百斤。南京市场上水分在14%左右、中等质量标准的优质杂交稻和普通杂交稻收购价格分别在138元/百斤和120元/百斤上下,同比增长20%左右。江西新余地区中稻优质品种黄花占的收购价为136-137元/百斤;普通短粒形中稻收购价为124元/百斤,少量上市。
另外,早熟粳稻也已开始零星上市。9月下旬,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桦川县新季早熟粳稻零星上市,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出米率67%的水分含量18%左右的新季圆粒水稻收购价1.40元/斤,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偏高。吉林省白城地区出米率65-66%、水分18-19%的2011年产圆粒水稻收购价135元/百斤,价格比去年同期偏高0.02-0.04元/斤,日收购量较小。
中籼稻价格大幅高开其实也不难理解。首先是今年早稻价格强劲上涨,目前主产区早稻价格大都在2400元/吨附近,较去年同期有近20%左右的涨幅。一般情况下中籼稻的价格要稍高于早稻,在早稻绝对价格较高和相对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中籼稻价格高开符合常理。其次,经过近一年的上涨,陈稻价格也处于较高水平。目前湖北武汉地区中籼稻收购价格为2380~242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出库价格为2560元/吨左右。因新稻上市后通常更受欢迎,价格高于陈稻稻也是情理之中。第三,与早稻一样,中稻的种植成本也在上涨,也要求通过较高的价格来得到补偿。
通胀短期难以化解,稻米仍将保持坚挺
本月9日公布的8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6.2%,从37个月高点回落,但6.2%仍属于偏高水平,远远高于国家容忍的年度调控目标,加上包括食品在内的价格仍在上涨,因此8月份CPI的回落很难判断是趋势性的,尚难断言通胀拐点到来。进入9月份,随着国内商品消费旺季的到来,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的压力较大,如果调控不好,CPI可能再创新高。
由于通胀短期难以缓解,意味着商品价格短期不但难以回落,甚至可能再创新高,届时人们对稻米价格的预期也将提高。同时我国正处在进行经济转型,人工、土地等要素成本仍处于上涨通道,稻米生产成本不但难以下降,后期或仍有走高可能。因此后期稻米价格总体上仍有震荡走高的可能。目前国内稻米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上涨较多,但与其它食品相比,涨幅依旧偏小。而种植成本的大幅提高,使得目前种粮效益依旧不高。随着粮价的不断上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从保护粮食生产的角度看,粮价仍需适度上调。
供应形势持续改善,结构调整仍将继续
目前国内正处于新旧粮交替时期,早稻收购已经基本结束,中稻正处于收获上市期,晚稻还处于成熟期。继早稻产量恢复性增长后,中晚稻也将丰收。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上月预计,今年稻谷总产可能增至1.97亿吨以上,自1997年达到2亿吨之上的历史最高水平后,再次逼近2亿吨。随着稻谷的持续丰收,国内供应也日益改善,国内稻谷产量已连续多年高于需求。因此从供求角度看,国内稻谷总体上不具备上涨的条件。即使因成本增加上涨,国家也有调控价格的物质基础。因此,物价高企虽然会推高粮价,但其上涨总体上应该是可控的。同时随着中晚稻上市量的不断增多和大米季节性需求增加这一利好的淡化,预计短期稻米市场可能会陷入震荡走势。
虽然稻米总体供应得到改善,但各品种之间由于种植面积的不同,不同品种之间的供求矛盾并未得到消除,因此品种间的结构调整还将继续。早籼稻目前供需仍属偏紧,后期仍将是稻米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品种。中晚籼稻供求压力相对不大,后期也有震荡走高的可能。而连续两年大丰收的粳稻供应压力相对较大,随着十一期间新季水稻陆续批量上市,加上东北稻谷外运不太顺畅,粳稻走势或将相对较弱。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