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近期表现如火如荼的其他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光伏行业一直受制于基本面的疲弱,难有良好表现。但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可能提出五年1500万千瓦的新装机目标,以及工信部推动国内多晶硅行业整合的表态,无疑再次给寒冬中的光伏产业点燃了新的希望。
不过,考虑到欧洲国家光伏装机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较大,在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简单判断光伏产业即将走出困局尚言之过早。但是,透过扶持性产业政策的线索与光伏产业链的逻辑,具备业绩“拐点”特质且具有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或成为“十二五”期间最大的行业受益者。
多晶硅行业面临整合
2011年以来,多晶硅价格持续暴跌,已从年初的90美元/公斤跌至当前的30美元/公斤附近,跌幅超过60%。在此背景下,国内多数生产多晶硅产品的中小企业被迫停工。曾几何时,多晶硅的暴利吸引了大量国内企业的介入,但伴随着国内多晶硅产能的严重过剩以及欧洲经济停滞导致需求端的快速下滑,多晶硅严重的供过于求最终导致了其价格的持续下滑。
目前来看,尽管多晶硅价格有企稳趋势,但在欧洲市场需求未能有效恢复的背景下,多晶硅市场仍难以真正走出“寒冬”。目前国内除少数具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外,多晶硅产品价格已接近中小民营企业的成本价,因此,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多晶硅行业的整合也迫在眉睫,而工信部此次首次准入名单的发布无疑将加速推动整个行业的整合。在此背景下,落后产能将被加速淘汰,而具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成为行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不但缓解了多晶硅供给严重过剩的局面,而且扩大了市场份额。
因此,从中长期看,具有成本优势的多晶硅龙头企业是本次工信部提高行业标准、推动行业整合的最大受益者。不过,短期而言,多晶硅及组件价格仍处在筑底阶段。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三季度多晶硅去库存化的结束以及当前行业去产能化的到来,预计多晶硅价格有望最早在2011年12月份和明年1月份企稳。
下游电站或为最大受益者
近一年来,光伏组件价格的超预期下跌使得光伏电站投资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2011年8月发改委出台国内光伏上网固定电价政策时曾吸引大批企业投资国内光伏电站建设。而随着包括多晶硅在内的光伏组件价格的不断下跌,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显著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光伏电站作为光伏组件的下游,在2011年欧洲补贴下降后,电站投资方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了光伏组件的供应商,这意味着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出现了下移。因此,光伏电站投资的收益率始终能够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为数不多的受益者。
此外,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不断下跌,部分欧洲高电价国家已逼近甚至实现了平价上网。分析人士指出,在平价上网时代,光伏市场规模由可预见的成本下降所决定,即如何降低成本,从每度电中得到更多的利润。这种竞争方式的转变将使得产业链的高附加值领域由制造环节转向技术和服务环节。总体而言,光伏产业链的利润最终将向下游集中。
目前我国占光伏发电市场的份额较小,欧美仍是短期内光伏发电最大的需求方,因此具有海外电站项目的企业收益将更为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阶段,集中于海外的电站建设投资仍面临一定的风险。欧洲方面主要源于欧债问题的反复致使政府信用担保下的光伏项目投资存在一定风险,以及欧洲经济停滞所造成的对电力需求的下滑。但总体而言,光伏电站建设的投资收益正在逐渐显现。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