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伏产业供应链2011年受到供过于求影响,供应链业者深感构建出海口的重要性,纷纷踏入经营,不过各区域政府补助条件及当地需求型态不同,再再影响系统的经营,凸显商业模式设计及通路的重要性。
2009年金融风暴后,太阳能光伏组件价格下滑快速,市场由卖方市场主导转为买方市场主导,买方代表的系统端耕耘引起产业链业者的高度重视,就台湾光伏市场来看,最积极投入者以有意跨足太阳能领域的产业钜子布局最积极,包括台积电投资德国Centrosolar、联电在中国投入太阳能系统、光宝、华新科、台达电、2012年即将挂牌上柜的有成精密等,都是系统端领域的主要代表厂。
2011年太阳 光伏产业供应链受到严重供过于求的冲击,更凸显为庞大产能构建出海口的重要性,不过,早在2010年中国国家银行高度融资即被视为鼓励中国业者积极布局国际系统出海口的重要策略之一,最明显的代表即为跨足该领域的江西赛维(LDK)、保利协鑫(GCL)、英利等。
不过,多数人认为拥有充裕资金就是跨足系统的最成功的第1步,但许多人忽视的是,资金的有效流动性可能是决定耕耘系统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这也是诸多财力雄厚的产业钜子初跨足系统端时显得雄心十足,但经营不久后便败兴而归的原因之一。
因为投入太阳能光伏系统或电厂后,若没有管道将其有效销售给拥有者(owner),导致大笔资金卡在系统端,任资金实力再雄厚的产业钜子只要建几个电厂,手中资金就全数卡在其中动弹不得,另外,怎么卖电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这也关系到不动产证券化(REITs)的议题。
就专注在产业链经营的业者来说,成本与销售价格间的琢磨是最关键的经营要素,但系统经营却大大不同,系统需要的是财务专业人员,尤其不同地区的金融运行特性不同,再加上政府的补助模式也不同,都会影响系统端的耕耘,商业模式的设计更凸显其重要性。
太阳能业者指出,以中国垂直集成厂英利所设立的太阳能融资租赁公司来看,除了凸显其口袋深度、或说资金来源相对不虞匮乏外,也显示其在系统端商业模式规划的不同,毕竟诸多同样拥有中国政府支持的中国太阳能厂,虽然也是大笔资金投入系统端,英利却是极少数发展出该项租赁模式打通客户金流的业者,后续在系统端的表现也十分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