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27日进入第二天,各项议题呈“密集阵”,30余场分论坛、圆桌会等活动精彩纷呈,虽然亚投行、“一带一路”仍广受关注,但环保(环保行业分析报告)、健康的话题“突出重围”成为当日的“重头戏”。
在人们日益关注环境问题的当下,在空气清新的海南岛上,各路嘉宾在“雾霾与健康”分论坛上积极建言,发出博鳌的“抗霾”声音。
“大家一谈起雾霾,基本都是在关注钢铁、汽车等行业,但实际上,超过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耗都是来自于建筑行业,比汽车行业还要多。所以建筑行业降低能耗,对治理雾霾问题可能更为重要。”与会的中国知名地产商潘石屹表示,“盖房子也要抗雾霾!”
汽车行业的多位“掌门人”27日聚焦“新能源汽车”分论坛。英菲尼迪中国区总裁戴雷表示,不要问新能源车要不要做,肯定、必须要做。如果我们看“APEC蓝”,看我们的环境,整个汽车行业一定要实现长期零排放的远景。中国应快速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可以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领先的市场。
中国治霾到底有没有希望?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列举了中国政府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的一系列行动,“中国抗霾行动非常坚决,民众环保觉悟也有很大增强,治霾成功是很有希望的。”
“昨天海南博鳌PM2.5指数是10。”海南省常务副省长毛超峰27日在海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特意提及这个环境指数。“把保护好海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建设发展的一条底线。”毛超峰表示,这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让海南碧海蓝天常在、绿水青山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