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煤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供需格局持续宽松的背景下,煤价持续震荡下行。需求端,煤炭需求不振,电厂采购低迷。节后,港口煤价持续下跌了近一个月,煤价跌幅达72元/吨,大大出乎业内人士的预想。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节后,煤炭下游行业开复工进度偏慢;煤炭生产和发运保持高位;进口煤数量过多,影响国内市场煤的采购。
供给端,节后煤炭供应较为充裕,市场供大于求格局形成,促使煤价持续回落。首先,部分煤企为抢节后“开门红”,复工复产较为积极。其次,市场低迷、煤价回落的情况下,为完成铁路运输计划,以及履行与用户达成的长期协议,卖家仍保持正常的发运节奏。再次,进口煤供应源源不断,挤压国内煤炭的市场份额。面对持续走弱的行业基本面,上周五,两大煤炭协会发布倡议书,有序推动煤炭产量控制,维护生产供需平衡;并严格控制低卡劣质煤炭进口和使用,维护煤炭进口秩序。此外,港口煤价倒挂,且现货价格跌破长协价格上限,或迫使煤企启动稳价机制,以抵御市场风险。随着下游企业复工提速、煤电企业盈亏平衡点调整和煤炭进口节奏放缓,市场供需宽松局面得到缓解,煤炭价格迎来市场底部支撑。预计此轮煤价上涨3-5天,涨幅在10元/吨左右。
三月中下旬,随着南方天气日渐回暖、北方供暖期结束,采暖负荷对燃煤消耗的支撑力度减弱;且在经济缓慢发力的情况下,工业用电拉动作用有限,电煤消费续增的空间不大,预计煤炭市场将在下周后半程转淡。此外,全社会及下游终端煤炭储备丰富,环渤海集散港尚有较多长协,而进口煤炭价格仍有下调可能,导致终端电厂对现货的采买力度不大,大规模采购无法实现。此外,非电行业中的地产、基建行业尚处于周期低位,行业景气度及经营利润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下游企业开工情况及用煤、购煤需求暂无亮点,环渤海港口有效需求的增加不会很多,从而使得卖家基于“重要会议期间,产地安全检查趋严,行业协会倡议控产稳价,部分央企暂停进口采购”的短时挺价基础并不牢靠。传统非电旺季将至的预期下,电厂机组检修开始后,环渤海港口煤价整体将继续延续震荡下行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