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起源于京东滦州,虽不是北京“土产”,但在北京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不但前清各王公府邸都有影戏箱,更深印入一般北京人脑筋,成为北京人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
滦州影戏发明人是滦州安各庄的黄振中先生。时在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黄先生是万历七年的秀才,创兴影戏的本旨是宣扬教化,以《宣讲拾遗》为底本,所以一直到清光绪二十年前后还称“宣卷”,以后才称“影戏”。影戏在乾、嘉、道、咸四朝期间,曾传布于四川、陕西、豫西、晋南、荆襄、宁夏、热河、奉天、吉林、黑龙江和河北等地。到清朝同治年间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滦州戏,西派——涿州影。现在北京一二十家影戏社,只西城毛家湾的“和顺社”是西派,以外都是东派的领域了。两派的分别,西派没有底本,影戏人都着古装;东派有底本,旦角用时装,所以后来以东派为影戏的主流。
东派滦州影戏脱胎于高腔,前四五十年还用高腔白口,不过没有尖团字。影戏以旦角为主,所以许多《三国志》的故事没有编入。旦角全用时装,做影戏人时就以当时的“头纂”为主。所以一看影戏人就知道是什么时期的产物。像乾隆、嘉庆时梳“元宝纂”,道光、咸丰时梳“瓢岔儿纂”,同治时梳“平三套”,光绪初年梳“卧龙船”,以后改“苏州撅”,再改“圆纂”,再改“十三盘”,再改“搭拉苏”,再改“桃儿式”,现在剪发改“飞机式”。比如《吴汉杀妻》,公主带凤冠霞帔,如果是清末民初做的影戏人,凤冠下面也要加个桃儿式,使观众一目了然。《施公案》戏中的黄天霸,不戴罗帽,只戴草帽凉帽,一遇交战立刻甩草帽盘辫子,使人一看就知是清朝戏,所以说影戏是有时代性的。
影戏当然是以表演,即俗话说的以,“耍”为主,在纸帐下通过活动表现剧中情节。手法灵敏的能使皮人动作逼真,但唱腔白口也十分讲究。影戏开场先念坐场诗两句或四句。如《雅观楼》是;“剑戟光芒映日月,旌旗闪动圮风云”。坐场诗后是报名叙事。影戏叙事和戏剧不同,要把全戏情节说出十之七八,使听众得知大概。
此外,影戏题材丰富,本戏很多。一出连台本戏能演二十八个小时每日演四小时,能演七日。皮黄中的《混元盒》,以前福寿堂演的《十粒金丹》,都是由影戏翻过来的。影戏本戏最好的有《五风剑》、《青云剑》(即《马潜龙走国》)、《五虎平西》、《望夫山》、《三贤传》等,都是穿插紧凑的剧本。武戏中最好的有《棋盘会》、《黄巢抢长安》、《无底洞》、《太平桥》、带火彩的《二龙戏珠》、《珍珠烈火旗》、《火烧余洪》等,都是马上步下、一招一式极讲究的剧本。旦戏最多,像《祭塔》、《雪梅吊孝训子》、《三娘教子》、《千张纸》、《走鼓粘棉》、《夜宿花亭》,唱工白口身段无一不佳。滑稽戏像《秃子过会》、《双怕婆》、《嘎秃子闹洞房》、《老师谋馆》、《偷蔓菁》、《偷萝卜》、《借狄狄》、《打枣》、《打面缸》,因为影戏用京白,所以足以令人喷饭。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