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中国新常态影响商品市场 消费转向高质金属

2015年04月10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始于2000年代初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主要是由中国推动的,这是因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以及产品销往全球的外贸工厂,需要进口越来越多原材料。2009年中国政府推出的刺激措施进一步延长了这一需求,宽松信贷条件鼓励使用金属作为贷款抵押品。

2000年,中国金属(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2%,如今这一比例提高到了近50%。从1998年到2008年,中国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总需求增加了4倍以上,中国的钢消耗量也增至超过了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和韩国的消耗量之和。中国也是过去10年里石油需求增长的一个关键推动者。

但眼下市场不得不接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称的中国经济“新常态”。大宗商品需求增长突然放缓或逆转,可能在全球市场引发连锁反应。

那么目前状况如何?

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模式开始改变。问题在于,这些变化是否为结构性的。铜等紧跟中国经济数据的金属,已受到冲击,其价格处于5年多以来最低水平。去年中国钢消耗量下降了,是30年来首次下降。

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InstituteforEnergyStudies)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的能耗效率日益提高,石油需求增长也开始放慢。2003年至2012年,中国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三分之二,但2014年为20年来中国石油需求增长最慢的一年。牛津能源研究所表示,这只是个开始。

中国转变经济模式将影响到哪些大宗商品?

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是钢、铁矿石和煤炭等与建筑和基础设施相联系的原材料,它们被称为“周期早期”大宗商品。许多分析师认为,随着房地产建设放缓,今明两年铜需求将受到冲击。

预计,假设中国需求增长保持疲软,那么到2019年铜市将出现200万吨过剩,而并非如其他人预计的那样存在缺口。对矿商而言,这意味着没有必要增加新产能。换言之,风光日子肯定将要结束了。

到目前为止,情况就是这么令人悲观。那有什么亮点吗?

现在还不必慌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在当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下,中国的大宗商品消费量不大可能已经见顶。相反,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将逐渐转向高品质食品和金属。

关键推动因素将是收入增加和购买力提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有些食品类大宗商品预计将有良好表现,牛肉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食品进口类别,年增长率达7%。随着国内产量增长放缓,奶制品进口也有望大幅增加。

黄金也有望受益于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其他金属,比如用于自催化的钯,生产钢用的镍和锌,可能会受益于经济向消费拉动型转变——这些金属可以用在汽车和家居用品中。

相关观点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