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涉及的细分行业众多,可大致分为上游领域的航空装备技术的研发与制造、中游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下游领域的低空经济服务与应用。具体而言,上游领域主要是指电池、航空材料、飞行控制系统等。电池作为“飞行汽车”的主要动力装置,在A股上市公司,以宁德时代、德赛电池、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为代表的头部公司都已涉足并发布相关产品;在中游领域,市场主要关注的是低空产品,大众比较熟知的品牌有大疆、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纵横股份等,航空器及部件制造企业主要有中信海直、航发动力、中航电机等。
我国产业制造与基础设施等的配套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从创业起步到掌握核心技术,再到成为产业链的链主,中小企业的培育孵化和发展壮大也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元级市场规模。多地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接连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在产业集聚、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作为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辐射带动相关领域全面发展,配套产业的提质增效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别于之前的无人机,当前,以飞行汽车为代表的飞行器方兴未艾,载人低空飞行对全产业链特别是上中游配套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配套产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可能无法正常运转。从航空器、核心零部件(例如电机、电池、电控)以及轻质复合材料,再到航空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算力等,我国在低空经济配套产业链上已经形成较为扎实的积累。
载人机、载货机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是低空经济产业系统的最终产出,也是牵引整个产业链配套发展的关键。从大类而言,低空经济由低空飞行业、低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业、低空交通基础设施业三大核心产业组成,融合了新能源(能源行业分析报告)动力技术、无人驾驶航空技术、先进航空制造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
据了解,配套产业对低空经济产业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使我国在新一代载人机低空产业中能够在极具活力的环境中向新而行。长期以来,我国在低空领域的研究多聚焦于消费级无人机,载人机占比较低。不过正是得益于此前对无人机配套产业的建设,我国企业在发展载人机领域也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