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近十年累计1.65亿农业(农业行业分析报告)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显著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978年至1995年是起步发展期,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1996年至2020年是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进入快速发展的后期,城镇化率增速有所放缓,近三年年均提高0.76个百分点,但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预计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升至接近70%。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消费和投资实现良性循环,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据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从投资看,新型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资以及居民住房等领域投资。初步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万亿元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
新型城镇化可以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稳定增长、质量稳步提升、民生持续改善。为进一步抓好落实,在机制上,不仅要把现有的老旧小区改造好,还要着眼长远,加快建立体检查病、改造治病的住宅小区有序更新改造机制,针对性实施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此外,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正在抓紧研究建立。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