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国产大模型DeepSeek在政务领域投入应用的新闻不少:深圳市福田区一次性上岗70名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公文审核时间缩短90%,执法文书初稿秒级生成;江苏镇江宣布,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并上线运行,“单日数据处理量相当于全市公务员10年工作量总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2个省区市政府部门宣布开展DeepSeek大模型的相关应用。
近日,上海召开的一场关于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的内部会议上,政府相关部门、业务处室和专家学者们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上海近年来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市数据局介绍,上海政务领域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互联网(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新技术,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平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进,聚焦模型部署、算力统筹、语料治理、应用部署和管理架构等环节,有序推进政务垂类模型研发,稳妥推动应用场景试点落地。
以DeepSeek为例,其技术特性与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需求在一些方面较为契合。首先,相比此前问世的ChatGPT,DeepSeek的成本显著降低。同时DeepSeek模型在中文场景有较好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在进一步训练后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各类行政术语、政策文件和民众诉求中蕴含的语义差异,让数字政府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重要的是,在涉及敏感政务数据时,传统的云端部署模式往往面临安全风险,而DeepSeek模型能支持完全的本地化部署,构建起物理隔离的安全屏障,消除数据外泄的隐患。
DeepSeek等大模型的应用,还有望改变公众与政府部门间的交互方式。我们网购时,常感到智能客服一点也不智能,还是要想尽办法去找人工客服解决问题。在办理政务服务时也一样,ChatGPT面世之初,自己参加联合国举办的电子政务会议,有专家就提出,未来人机交互的界面将不再是网站,而是对话。网页菜单再优化也不是寻找信息的最优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问、回答。在他看来,大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将群众的口语化表达更准确地匹配到相应的政策与服务事项,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指引,解决“群众问不到位、部门答非所问”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