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上海率先提出“首店经济”,到2019年该概念进一步延伸为“首发经济”,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首发经济已不再局限于终端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型首发经济”,还有覆盖了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各个阶段的“生产型首发经济”。未来,两类首发经济将通过“研发—发布—推广—销售(销售行业分析报告)”的链式发展模式进行更深层次融合,持续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国内首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生力军,尤其头部城市正以“首”促新,加快激发消费新动能。报告评估认为,首发经济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发展格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含上海和北京,其在首发经济的探索中起到引领作用,并推动了国际品牌和本土创新品牌的快速发展;第二梯队包含广州、成都、深圳、南京、武汉等城市,借助较强的地方产业和消费潜力,逐步推动首发经济蓬勃发展;第三梯队是郑州、合肥、沈阳等新兴发展城市。总体而言,华东地区在首发经济中占据了较为优势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海和北京分别新增首店数量达1269家和960家,其中上海自2021年以来已累计引进首店超4000家,北京则通过三里屯太古里、国贸商城等12个全球首发中心强化首店集聚效应,深挖消费升级潜力。首发经济为何能够成为引领消费的新密码?在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首发经济研究团队分析师黄伟看来,这主要源于其创新的内核。“首发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新推动,以首店、首展、首秀等多元化形式营造新鲜感,吸引消费者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服务的关注,刺激消费意愿。”
同时,居民消费需求向更加注重品质和精神文化方向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Z世代为例,他们对首发经济、多业态创新和体验式消费服务具有强烈的偏好。Z世代约有2.6亿,他们引领了一波波消费热潮,比如盲盒经济、国潮经济、宠物经济、演唱会经济、谷子经济等。年轻一代对科技接受度高,对首店、首展、首发等资讯敏感,并已形成了电竞、潮玩、二次元等多样化的亚文化圈层,这有助于从需求侧推动首发经济持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