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广州市内各家博物馆接连不断发出“英雄帖”

2025年04月10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在当下的“大文创”概念里,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开发、销售销售行业分析报告文化创意产品,为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而组织研学、演艺、社教等文化活动,开发数字文化产品及衍生品,编印出版物,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文化消费场景,提供定制参观及讲解,引进高质量收费特展等形式,都可被视为“文创开发”。因此,博物馆面对的将是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多方协作也就成为必然。

“馆校携手 资源共融——2025年博物馆研学资源对接交流会”在广州博物馆举行,广州30余家文博单位、数字科技企业和研学机构,以及超过70所中小学及教育集团的200余名代表参会。交流会让人看到市场对优质文创产品的强烈需求,也体现出多样化、分众化的特点,如中高等院校关注“大思政课”相关产品,小学则更关注美育、人工智能、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创新设计。广州市博物馆协会文创与数字化专委会主任、广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表示,如何推动快速发展的研学实践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让博物馆的“文化宝藏”有效转化为市场认可、确实能为提升公众素养服务的优质产品,需要博物馆与各方以系统性思维整合资源,以可持续模式深化合作。

一些博物馆的“大文创”开发已经突破了单一馆的限制,成为多地、多方文化资源整合的平台。如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的“红色文化轻骑兵”,将流动展览、史迹寻访、实景演出、研学活动、大思政课等融合在一起,连续数年迭代更新,将位于广州城内的馆舍与分散各地的众多红色史迹联系起来,收获良好的效果。而参与这个项目的专业队伍,来自多个领域。

博物馆在城市文化生态圈中的“生态位”与文创开发、运营的关联性也越来越大。在日前由广州市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研讨会上,广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馆理事长蒲帝好提出,今天的博物馆要从“场馆”向“价值枢纽”转换,通过开展非遗传承、青少年研学等在地化项目与社区融合,与文旅、商业、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伙伴携手构建“博物馆+”生态圈。广州市瑞丰茶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马春雨则强调通过激活多感官体验的博物馆教育,打破传统博物馆边界,构建“主客共享”的产品生态。

相关观点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