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能源行业分析报告)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1个绿证单位等于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当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国际社会普遍共识。绿证既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身份证”,也是企业能源转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承诺书”,既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增加绿色收益、提升形象和产品竞争力的“增值卡”。
对于绿证的用途,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易跃春介绍,一方面是用于绿色电力消费,企业购买后可用于支撑大型赛事等活动,打造绿电工厂、绿电园区等,提高企业产品绿色竞争力;推动企业纳入ESG报告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报告,体现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绿证用于核算电力消费、能耗核算,与消纳责任权重衔接,考核省级消纳权重、电解铝等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核算,以及做好与碳双控制度衔接,为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计算等提供支持。
绿证制度推出以来,绿证市场在我国快速发展。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县天凝城镇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引入绿证交易机制履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2024年,该企业累计购买绿证超7.3万张,约消费可再生能源电量7300万千瓦时,有效促进用能结构优化,对冲碳排放成本,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供电公司积极引导用户参与绿电绿证交易,2024年,仅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兴嘉善片区各类企业就累计购买绿证30.7万张,绿电绿证消费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是培育绿证市场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今年一季度,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绿证交易突破1亿张,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三,绿电绿证交易合计接近1300亿千瓦时,超过前两年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