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台湾塑化剂DEHP在饮料中被检出之后,日前在广州一些大型超市随机采购的56袋方便面和25袋方便米粉样品中,检出含有不同程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等塑化剂类成分。
根据数据,实验室采集的样本中,调味酱料中的塑化剂含量要高于方便面面饼中相关成分的含量,但两者的最高含量均远远超过国内有关此类添加剂使用的卫生标准,有的甚至超出百倍。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食用两包有问题的方便面(每包含面饼90克和调味料酱包8克),DBP、DEHP暴露值就有可能超标。
这些塑化剂成分从何而来?
食品中DBP和DEHP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包装材料的迁移和环境污染。方便面面饼、调味酱包均有样品检出塑化剂,其中后者检出率高达94.6%,含量最高达到172.15毫克/公斤。调料包酱料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如棕榈油或猪油,因此推测本次检测中调料包酱料中的PAEs(注:即酞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简称)含量较面饼高,可能与其富含油脂有关。
按照英国农渔食品部规定,以采集样品中DBP、DEHP平均含量计算,成年人(体重60公斤)食用一份方便面(面饼90克,调味料酱包8克),则DBP、DEHP的暴露量分别为0.24毫克、0.15毫克,分别占每日耐受量(TDI)的40%和50%,也即:如果一个人一天食用这样的方便面超过两包半或两包,DBP、DEHP的暴露量就有可能超过规定的TDI,其潜在的危害显然不可忽视。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由于食品只要和不合规塑料包装正常接触就可能被塑化剂污染,含有脂肪的成分更甚,为此怀疑食品厂家可能没有使用足够好的包装袋。
对于非油脂类蔬菜、水果、甚至香港人血液中都验出塑化剂成分,学者推测和现代社会塑料包装大量使用有关。人们到处丢弃塑料制品,环境中就有了增塑剂。据介绍,人体内是不应该有塑化剂的,因此只能是食物中摄入或透过皮肤、呼吸道进入。
生活中普遍存在塑化剂
DEHP属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种普遍用于塑料材料的塑化剂。它作为一种很常用的增塑剂,常会被用在塑料、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能使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增加物品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但因其分子的不稳定性,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不断从材料中释出,挥发至大气、土壤和水域中,造成对环境、生物、食品的污染。因此,人类是可以通过呼吸、饮食、打针等各种途径让它进入体内的,但这个量通常是很低的。
工业用料未被纳入食品常规检验
塑化剂原本用于工业,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因此全世界的食品常规检验都无此项目,只会检测塑料中的塑化剂迁移量。
塑化剂大部分可被人体排出
人体有自然代谢功能,塑化剂DEHP如果进入人体,大部分的DEHP及其代谢物会于24—48小时内由尿液或粪便排出,消费者可多饮水、多吃蔬果来排毒,不必太恐慌。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