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中国进口葡萄酒进入消费驱动时代

2015年03月31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口商会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葡萄酒(葡萄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量3840万升,同比增长1.94%;进口总额15.18亿美元,同比下降2.43%。

2014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摆脱2013年的颓势,呈现出量增价跌,逐步进入趋于平稳的波状增长阶段。有专家指出,这是由于2014年进口葡萄酒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未来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将从“外驱”转向“内驱”,消费驱动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真正能量。

回顾过去三年来我国进口葡萄酒情况,与2011年以前的增降形势完全不同。2014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3840万升,同比增长1.94%;进口总额15.18亿美元,同比下降2.43%。2013年,中国葡萄酒进口总量为3768万升,同比下降4.41%;进口总额15.56亿,同比下降1.64%。2012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为3945万升,相较于2011年同比增长7.9%;进口总额1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1%。

2011年以前的几年里,葡萄酒进口数量和总额则一直保持双向增长且增长势头强盛的态势。而从以上数据得知,三年以来我国进口葡萄酒数据总量和金额则有增有降。

相较于2011年我国葡萄酒进口量同比增长27%的高增势,2012年双量增幅放缓,2013年则首次出现量价齐跌现象。而2014年增长形势又变为量增价跌,进口量有了小幅回升,进口额却呈现下降的态势。

如果把近几年葡萄酒进口量和进口总额绘成一幅曲线图的话,会发现2011年前进口量和进口额都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而2012年到2014年这段时间内,中国葡萄酒进口量呈现一个先降后升的局面,而进口总额则呈现持续下行的线条。

对此,张裕葡萄酒北京营销公司市场研究员崔娜表示,目前中国进口葡萄酒呈现的这种波段增长态势,才是真正反映了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真实发展态势。

“2011年以前葡萄酒消费有些狂热,尤其是进口葡萄酒受到盲目热捧。所以虽然双增态势持续多年,但不能反映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真实情况。”崔娜表示,2012年到2014年期间,酒业深度调整,高端酒销售受阻,进口酒商大规模调整库存,并且调整产业结构,引入更多的中低端产品,协调起泡酒、预调酒等差异化产品比重,这些都导致了进口总量微量上升,而进口总额小幅下降,呈现出一种相对合理的状态。

伴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从盲目跟风逐步转为理性对待。酒商也逐步从追捧名酒、热炒酒庄回归到更加注重酒品质量和性价比层面。各种因素交织导致进口葡萄酒开始走下“晚宴神坛”,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此,武汉华夏糖酒公司董事长夏敬荒认为,进口葡萄酒不再直线上升对于市场来说不是坏事,它能够让经销商和渠道运营商更加审慎面对进口酒,而不是一味追捧和迎合。而从市场基础来看,这种调整其实反映的是消费需求的变化,能够从更加深远的层面影响市场的发展。

从进口葡萄酒过去的发展来看,进口葡萄酒的驱动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强迫式”营销。包括国外酒商、国内经销商和渠道运营商等,都是外销推动的中坚力量。

崔娜表示,中国近些年葡萄酒市场一片大好,引外国酒商纷纷折腰。大批量的通过海陆空各种手段进入中国市场。这就开启了国内消费者开始认识进口葡萄酒的篇章。

其次,国内经销商和渠道运营商促使外销的推压式增长。他们大规模进口葡萄酒,炒作品牌,设置壁垒,占据市场,忽略了国内市场的消费认知还未成熟到理性的地步,从而导致大规模铺货、压货,最终最终形成了2013年进口量价齐跌的局面。

如此看来,2011年以前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发展,并非产业自我发展的结果,而是消费之外的人为拉动。如今的波段提升,则表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逐步进入内销驱动的阶段。

在崔娜看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人民币变成国际币种的可能性日益增加,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日渐便利,零关税的实施也促使进口葡萄酒性价比进一步提升。

价格下降,消费者获益,进口葡萄酒进一步普及,这些都将利好国内消费增长,最终将外部驱动转变为内部驱动,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进一步调整,从而使消费拉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真正能量。

相关观点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