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品牌方,还是平台渠道商,谁都想积累下自己的“超级用户”,毕竟那是他们的用户资产,是商品或服务的最终买单方。过去两年,一直流行“私域经营”的理念,这也是在以搜索为主的中心化场域的增量思维,遇到用户增长瓶颈后,变成以社交阵地为主的去中心化场域的存量思维导向,而私域经营的最佳主阵地是微信生态圈——公众号、视频号、服务号、企业号,号称微信私域产品的“黄金四角”。
此前,鲸商已通过研究大量案例分析过:能做好私域的企业,要么有大量线下门店终端,与用户直接有丰富的触点;要么是品牌IP,本身有用户吸引力,粉丝基础够大。对于新品牌而言,公众知名度不高,私域众筹、测款培育发烧友有一定价值,但大部分是很难做好私域的。而私域经营的核心是“长效经营”,但不等于总是吃老本,抓住一批用户使劲薅,仍然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来实现生意的可持续,社交场域的“裂变”就是主要方式了,但还不够已经需要破圈,有流量漏斗。
所以,腾讯下半年开始把私域经营升级为全域经营理念。不仅如此,抖音也在去年8月份,把此前的兴趣电商升级为“全域兴趣电商”,差不多同一时间快手、京东、百度等平台都在极力推送自家的“全域经营”工具,但更多的是营销型产品。全域经营不只是营销思维,更是一种品牌经营理念,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实现跨平台跨“场”域的,以“货”为载体,全链路、多方位与“人”产生多触点,而整个路径能实现数字化、可视化,最终能助推新品研发、新款打爆、拉新复购,实现效率提升、效果优化。
之所以有这方面的体会,主要来自去年8月份鲸商与阿里妈妈合作的“对话十亿操盘手”活动,来自一线品牌商家们的实操经验。2023年,如何还把全域经营当营销,那或许总会落后同行几个身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