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天南地北各类美食,究竟哪道担得起“国民美食”的称号?火锅绝对值得提名。印度有咖喱火锅,韩国有部队火锅,欧洲有奶酪火锅以及巧克力火锅,但它们对于当地人的地位和意义,远不及中国火锅。从南到北,变幻无穷的中国餐桌上,只有火锅能够统一审美。一架炉,一口锅,八方食材在红黄绿白等颜色的锅底肆意翻滚,香气从锅中升起,中国人的“食欲开关”便打开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仿佛都在锅中随之融化了。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火锅就是中餐最大的赛道。但你或许不知道的是,这个看似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的市场,除了2020年外,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689亿元。火锅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调研显示,火锅位列疫情期间呼声最高的食物TOP1。火锅也因此成为疫后恢复最快的餐饮品类。
超过八成的消费者每个月至少会吃一次火锅,其中20.8%的消费者消费频率达到一周一次。吃火锅的理由从家庭聚会、朋友聚餐、约会、节日庆祝、天气冷了,以及就是直白地“自己想吃”。简单来说就是任何时候都想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不来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是对屋外寒风极大的不尊重。数据显示,火锅消费具有明显明显季节属性,消费者在秋冬季节对火锅更加青睐。
但正如有人爱在冬季购买冰淇淋,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在三十多度的酷暑,大汗淋漓地吃火锅,那叫以热制热,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夏日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