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在2023年开出了8034家新门店,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092家。种种迹象表明,连锁咖啡的价格战逐渐偃旗息鼓,行业的整合出清到了收尾阶段。
经历了2023年的激进扩张,瑞幸的经营重心明显放在了供应链层面的成本控制,以及扩张后对单店经营效率的修复。
2024年,连锁咖啡的价格战迎来罕见的停火。去年2月农历新年刚过,消费者就把“瑞幸9.9活动缩水”送上了微博热搜;一周后,库迪借着门店规模里程碑,悄悄把促销价调高至9块9。
咖啡卷王心照不宣的握手言和,是因为背后那只看不见的大手。2024年全年,上游咖啡豆涨幅超过70%,原因是巴西与越南因极端天气大幅减产,而两地供应了全球近60%咖啡豆。
一般来说,连锁咖啡的原料成本通常比租金和人工之和还要高出50%左右。而现制咖啡的原材料结构相对精简,这就导致成本结构非常集中,大部分成本集中在奶、糖浆、咖啡豆三大类。相较前两者,咖啡豆的价格明显更高,对成本结构影响也更大。
这就导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很容易被门店规模的杠杆放大,继而影响公司经营。对连锁咖啡来说,10%的原料价格涨幅,也许能靠多加几块冰块对冲。但70%的涨幅,加多少冰块都没用。毕竟“在冰块里发现少量拿铁”的现象,已经在社交媒体发酵过一轮。
而此时的瑞幸,恐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款新的酱香拿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