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发展壮大。虽然产业规模较大,但是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且关键零部件细分领域绝大部分被外资占据,目前中国本土零部件产业只是呈弱、小、散的格局,全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廉价劳动力及资源成本上。
由于国内零部件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考虑,将容易上手、获益快的低端产品和代工产业大量上马,从而忽视了对于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外资也有意将核心、尖端技术进行封锁或者在海外进行加工。
近年来,受益于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零部件产业也风生水起。但是,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企业数量的激增,以及出口额的连年增长却并没有改变产业本身薄弱的现实。由于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品牌,多数国内零部件企业只能在资源消耗大、利润率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徘徊,眼看着包括动力总成在内的核心零部件市场,被国际零部件巨头牢牢掌控,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前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已制约到整车的发展。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如果没有掌握核心的零部件技术,利润率会非常低。据统计,自主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销量份额大致是三分之一,但是销售额的份额就占到20%,少10个百分点,都是低端车型比较多,高端很少。如果再看利润贡献,只有10%的贡献,90%都是国际品牌,就意味着自主品牌尽管获取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但是利润获取只有十分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主品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跟零部件工业发展的薄弱是相关的。
这种“受制于人”所带来的“伤害”,已经超过了零部件产业本身,进而影响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汽车产业要想在“十二五”期间真正做大做强,就要尽快补齐零部件方面的短板。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扭转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整车轻零部件”观念,加大对零部件领域的投入力度,以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除了企业本身的投入,国家也应该从政策层面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应积极采取国际化合作战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莫让零部件拖了汽车业的后腿。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