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官降”战局升级 全国汽车4S店现降价潮

2015年04月15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价格战,一点也不新鲜。这两年,车市增速放缓,为了完成厂方的销售指标,全国各地的4S店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降价狂潮。不过,在从前,大部分降价似乎都是经销商各自为政的小打小闹,厂家始终都是岿然不动。而到了今年4月,上海大众突然点起了战火。在上海大众宣布全系车型调价优惠之后,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也火速跟进。

一场从未有过的“官降”之战似乎就要就此拉开序幕,而在看似“喜大普奔”的热闹背后,是销售数字对厂家、经销商的持续绑架。

4月初,各个厂商都忙着发布新车,但是上海大众却曝出了要降价的消息。这让人们非常意外,因为大家都知道,大众旗下的几款车型这些年一直持续热销,而且价格坚挺,甚至某些车型在今年年初依然存在加价销售的情况。

从上海大众发布的消息看,此次Polo家族价格降幅力度最高达到万元。其中New Polo风尚版价格直降10000元,New Polo舒适版与豪华版、Cross Polo零售价也下调8000元,而Polo GTI也将享有8000元优惠。此外,途安全系车型零售价格也直降10000元。与此同时,途观、帕萨特有10000元优惠,凌渡最高8000元优惠,Lavida家族最高优惠达5000元。

没过几天,这两年风头正劲得长安福特也发话了:为了庆祝全新锐界上市,在4月30日前,购买长安福特旗下全系车型(新蒙迪欧和锐界除外),均免除购置税。粗略计算一下,长安福特从嘉年华到翼虎,售价范围大概是10-30万元,由此免掉了1-3万元的购置税,力度甚至是超过了上海大众。

直接降价、免购置税,这两个招数都被竞争对手用过之后,北京现代选择在车贷上做文章,宣布除ix25之外的全系车型2年免息,而全新上市的第九代索纳塔,更是推出了3年免息的车贷优惠。

德系、美系、韩系,这一轮的官降,涵盖了市面上最主流的几个品牌。这种前所未有的官降,也是撩拨得消费者异常兴奋。

我们在上海大众浙江申浙店了解到,在官方降价消息发布之后,这家店的客流量比往常增加了不少,成交量也十分可观。一位负责人称,虽然此前店内也有不少优惠活动,但是到店客户普遍觉得厂家降价更实在更靠谱,因此不少本来还在观望的客户,都在这个时候纷纷下单了。

为什么这些汽车(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厂家会选择在此时进行前所未有的官降?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些数据。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6.93万辆和203.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乘用车产销分别增长15.1%和10.4%。2月汽车产销163.18万辆和159.33万辆,环比下降28.65%和31.31%,同比下降0.38%和0.22%。

3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7.5%,比2月上升了16.6个百分点。3月份市场总需求指数为30.1%,环比下降7.7个百分点,有63.2%的经销商认为3月份总需求量相比上月有所下降。

综合这几项数据不难看出,到了3月,全国经销商都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而更可怕的是,市场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增加。与此同时,基于2014年中国车市的继续增长,不少汽车厂家对今年的销量目标都有着美好的预期,任务数上调,那是一种必然。

一面是持续增长的任务,一面是并无增加的需求。为了拿下客户完成任务,经销商老早就坐不住了,一场接一场的团购会,价格明里暗里都降了不少。而这一切,厂家并非不知情,去年年底,不少车企给经销商“发红包”,也正是为了补贴4S店为了销量牺牲的利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任何品牌都不能幸免,而像上海大众这样家大业大的车企,背负的成长压力同样是不言而喻的。

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大众VW品牌2014年销售144.26万辆,同比增长11.5%,高于国内广义乘用车市场10.1%的同比增长率,继续蝉联单一品牌销量冠军。今年若保持这一增长幅度,销量将超过160万辆,而随着更多热销车型的全面升级,有望冲击170万辆。

而根据规划,上海大众今年的销量目标是190万辆,并向200万辆目标冲刺,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还将提升至300万辆。

如何完成这样有点“逆天”的增速,除了完善渠道建设、加快产品开发等等这些方法。降价,简直是一剂简单粗暴,但是见效神速的猛药。

2004年年2月,夏利、三菱帕杰罗Sport等几款车型相继宣布降价。此后的几个月里,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纷纷加入降价狂潮。到了下半年,一汽丰田、华晨宝马、广州本田也开启了降价模式。这样的集体降价给整个车市带来了巨大震动,毫不夸张地说,国内汽车的价格,由此进入了一个分水岭。到了2005年,中级车的价格下探到了10万元关口,国内车市的价格体系进入了全新纪元。

那么,由上海大众领衔的这次官降大潮,是否又将再次触动车市呢?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接下来那些“要量”的品牌,肯定会跟进。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车市,还有哪个品牌敢说自己“不要量”呢?

我们可以估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品牌跟进降价,也就是说接下来,不少车型,尤其是新车型,在发布指导价之初,就会定下一个比较实在的基调。从前那种厂家定个高点的价格,让经销商坐点活动降点价的做法,今后会越来越少。

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当官价一旦成为一种常态,接下来会出现的就是价格体系的变动。或许在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变动可以刺激市场,但是一旦这也的价格体系固定下来之后,消费者又会变得不太敏感。

当然,我们可以期待,在一轮一轮的价格调整之后,国内的汽车价格将会更接近欧美市场。但是对于整个汽车行业而言,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降价恐怕不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