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机遇期,保险行业需要切实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积极应对航运业新一轮变革,围绕产品体系、制造体系、供应体系转型发展中产生的新需求,创造新的服务与产品。随着全球贸易复苏、全球航运业加快变革以及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我国航运保险市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加快打造具有强大保险承保能力、全球服务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人才供给能力的航运保险中心,进一步提升保险维护国家航运安全能力,服务上海更好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着眼于传统市场的比较优势,我国打造新兴的国际航运保险中心,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主动融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通过积极扩大制度型开放吸引优质国际航运保险资源要素集聚,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形成开放创新生态。
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积极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不仅要借助市场“体量”提高国际话语“音量”,还要在航运保险规则制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特别是要在航运业“增量”领域,如智能化船舶(船行业分析报告)、多式联运、跨境电商等面临的新型风险管理中,探索率先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持续提高话语的“质量”、赢得世界声誉,进而促进航运保险资源进一步集聚。
主动把握航运贸易数字化新趋势,统筹推进航运贸易数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泛在应用,为航运保险产品开发与定价、风险评估与减量、损失确定与理算等活动提供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提高航运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以领先的数智基础设施赋能航运保险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