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出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专项行动”还被列为了今年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之一。那么,围绕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物流行业分析报告)成本,各地如何打通堵点,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
河北廊坊一个占地3.7万平方米的物流中转场,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分拨中心内,上层用于仓储,下层用来中转,每小时约5万件包裹通过自动化系统的精准分拣后,被运送至装车区域,再由一辆辆大货车送往全国40多个地区。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了1700亿件,预计今年将增长至1900亿件,物畅其流的背后是对成本和效率的极致考验。
物流成本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是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接近90%,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具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物流环节和成本支出,能够有力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从而有力推动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降低物流成本对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明显的支撑作用,比如,物流效率的提升弱化了地理距离对于市场的分割,有助于加速形成一个统一市场。通过构建统一大市场,消除跨区域的制度性障碍,统一相关规则标准,也有助于降低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物流的衔接运作效率。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4年的14.1%,这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1元。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