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onica.im团队发布全球首个通用AI智能体产品Manus。据介绍,Manus在GAIA基准测试(评估通用AI助手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绩,显示其性能超越人工智能领先企业OpenAI的同层次大模型。
二级市场的热情随之高涨。3月6日,AI应用端相关个股涨幅明显,智能体方向领涨,其中,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立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概念股涨停。AI智能体是指使用AI技术,能够自主感知环境、作出决策并执行行动的智能实体。随着云端大模型技术的进步,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等感知技术的发展,以及强化学习和自主决策算法的推进,AI智能体将具备更多落地的可能。
据团队介绍,Manus是一个真正自主的AI智能体,能够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与传统AI助手不同,Manus不仅能提供建议或答案,还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正如“Manus”的名字寓意,其在拉丁文里象征着“手”,即知识不仅要在脑子里,还要能用手执行,而这正是AI智能体相较于AI Bot(聊天机器人)产品的本质进阶。
如果把大模型比作一名学到很多知识、尚未进入社会实践的学生,那么AI智能体则像毕业生,能学以致用,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作为AI商业化落地的极佳载体,AI智能体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执行层面的能力,直接决定着AI应用的质量和效率,已成为科技巨头布局的重点。
据悉,OpenAI正计划推出收费更高的AI智能体服务,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其中,最高级别的“博士级研究智能体”月费高达2万美元(约14.5万元人民币),主要面向企业用户的高端需求,尤其是金融、医疗(医疗用品行业分析报告)、制造等数据密集型行业。上市公司也在通过大模型技术创新、硬件升级、算法优化与生态构建等手段,推动AI智能体从“感知与决策”向“执行与解决问题”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