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政策支持有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序释放,新质生产力“集链成群”,更多前沿技术“点上突破”,各类微观主体信心和预期回暖,外部经济环境边际改善,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增多、加速聚集,有力支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方案(方案行业分析报告)持续发力。宏观政策是撬动社会总需求、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为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增强、结构优化,有力支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
从财政政策看,支出整体规模显著扩大。2024年财政赤字、专项债规模均有所扩大,加上新增超长期国债1万亿元、2023年的增发国债大头在2024年使用,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分别增长4%、18.6%,总体盘子较大,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从货币政策看,量价两端发力满足实体经济需求。4月份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7.2%、8.3%,流动性合理充裕。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降至3.95%,企业中长期贷款成本稳步下降。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落实见效。需求不足依然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部署,各省市加速出台配套政策。这既能够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可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加快落地,成效逐步显现。4月份,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由降转增,同比分别增长13.4%、11.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工商用制冷空调设备等产品供给加快,产量分别增长7.4%、5.1%,较上月加快1.9个、2.6个百分点。
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带动力不断显现。技术革命性变革带来生产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依靠不断突破的新技术、完备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以及持续的深化改革,我国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一方面,部分新兴产业“集链成群”,产业化水平全球领先。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等重点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快速增长,部分重点产品的竞争力已经迈入全球一流行列,如电动汽车(不含混动)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持续处于20%以上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