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债和增资是险企补充资本的两大主要渠道,去年险企发债规模远超增资规模。据Wind资讯数据,2024年,险企发债规模创下新高,为1175亿元,相较于2023年同比上升4.8%。对比来看,2024年共有21家险企获批增资,规模近210亿元,同比下降30.2%。险企偏爱发债与债券(债券行业分析报告)融资的成本有关。2024年险企发行债券的平均票面利率约为2.44%,而2023年,这一数字约为3.60%,发债成本同比下降约32%。
随着险企投资环境、盈利能力、监管政策的变化,不少险企的偿付能力出现下行,对资本的需求提升。尤其是新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对险企的资本计量提出了新要求。标志着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规则Ⅱ对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的认定标准进行了修改,对实际资本的认可标准更加严格和审慎,从而也对保险企业偿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出现了下滑,对补充资本的需求随之增大。
监管对因新旧规则切换导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保险公司,按照“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原定从2025年起开始全面执行规则Ⅱ。延长新旧规则切换的过渡期政策为那些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缓冲时间,让其更好地规划和调整资本结构,以确保在新规则下更好满足偿付能力要求。
规则Ⅱ过渡期虽然延长了,但部分险企的中长期资本补充压力并没有消除。龙格表示,从长期来看,险企的增资发债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其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战略规划、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资本市场走势等。整体看,2025年险企增资发债可能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将在2026年1月1日起实施,与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的实施叠加,也可能对保险公司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以及战略和业务模式等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的发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