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守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2025年02月18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保障粮食安全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永不过时、历久弥新的长期课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土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也是“三农”事业的基础,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珍惜利用好宝贵的耕地资源。

坚持藏粮于地是对我国农耕文明的择善而用。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粮食与耕地之间的密切关系,高度重视对耕地的开发和保护,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确保耕地总面积的逐步增长,还体现在对地力的高度关注。在地力开发方面,战国时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强调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耕作技术和劳动生产率,以达到增加粮食亩产量和农民收入的目的。据统计,中国粮食亩产量在清代中前期达到367斤,远超过西方同时期水平。在地力保护方面,古人已认识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强调耕作对土地肥力的重要影响,重视“地力得全”,完善休耕轮作和培肥利地的相关耕作制度,这成为我国农耕文明的基本内涵之一。

坚持藏粮于地是党中央立足当下国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藏粮于地,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耕地总面积始终保持在18亿亩以上,粮食生产保持“二十一连丰”,2024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纪录地突破1.4万亿斤。稻谷、小麦(小麦行业分析报告产量常年稳居世界第一,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2023年达到493公斤,创历史新高。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现实问题仍然突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藏粮于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和耐心保护好耕地这一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使中国饭碗端得更牢靠、更稳固。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