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将涉及主城区24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36个城中村,面积近20平方公里,政府计划在5年内完成3800多万平方米建筑的拆迁任务的推进。如果以每拆迁1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1~1.5吨建筑垃圾来算,5年内,昆明市将产生3800万吨建筑垃圾,平均每年产生量为760万吨,平均每天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为20822吨,再加上昆明主城区里每天还要产生3600多吨生活垃圾,这样算下来,每天昆明产生的垃圾约为24422吨。
垃圾围城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环保专家晏司认为:“垃圾围城”更多所指的是一个环保概念,是最近在环境保护业内较为流行的一种提法,主要是指原来城市规模较小,垃圾都运到了外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垃圾离城越来越近,甚至包围了城市,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如何处理垃圾
第一种:填埋和深海处理
采用城市:我国部分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
影响:所产生的渗滤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第二种:堆肥
采用城市:云南的蒙自市
影响:这种方式与垃圾中的肥料含量有关
第三种:焚烧,进行发电等资源化利用
采用城市:日本的大部分城市与我国的昆明都在大力推广
影响:焚烧会产生致癌物质二恶因,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现状:垃圾越倒越远
每天清晨5时左右,官渡区环卫处的余瑞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昆明官渡区国际会展中心官渡广场旁的一垃圾中转站里,几名环卫工人将附近收集来的垃圾装上了环卫车,然后由余瑞长途跋涉地送到40公里外沙朗的西郊垃圾填埋场,而过去,需要运送的距离远没有那么远。
余瑞说,他一天运送两趟,两个来回就有160余公里,垃圾越运越远,成本比较高。“原来都是拉往东郊垃圾填埋场的,这个月来,东郊垃圾场不能倒垃圾,只有拉往西郊垃圾场。”
西郊垃圾填埋场里,已堆成数千平方米的一座垃圾山。附近的村民说,原来昆明西边的垃圾就倒在大普吉附近,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普吉的垃圾场离城太近,不能用了。五六年前,垃圾运送到大普吉外20余公里的沙朗进行填埋。
突围战从处理垃圾开始
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垃圾围城”的突围战看来要从处理垃圾开始。在今年以前,昆明的建筑垃圾没有那么多数量,处理方式也不系统;生活垃圾则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从露天堆放、简单坑填等原始简单的方式一路走来。当垃圾填埋所产生的渗滤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容积和位置等影响,逐渐被淘汰。
如今,昆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场只剩下西郊一处,待2011年一季度西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西郊垃圾填埋场也将退出舞台,从而使主城每天产生的3600多吨生活垃圾全部改用焚烧发电的方式处理。
日前,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调研呈贡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只见施工现场综合楼、垃圾池及主厂房已完工。据该厂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厂将在今年内完工,设计规模近期日处理规模为每天700吨,远期可达到每天处理1000吨。可以将呈贡的垃圾全部消化掉,转化成电。
针对建筑垃圾,目前城管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包括将在渣土运输车辆上装载GPS定位系统,用以监督渣土运输车辆是否确定将建筑垃圾送到指定的消纳地点去。同时,展开资源化项目示范建设,现在,正在建设的两个规范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项目,每年能将400万吨建筑垃圾再生成建筑材料,而弃土部分,送至全市分布各区的过渡性建筑垃圾处置场,随后用于覆土绿化,解决目前昆明恢复滇池面山中所需要的用土问题。
昆明对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部署是:对庞大的建筑垃圾,昆明市将以资源化处理为主;工程弃土将以回填、复垦、覆土绿化为主;逐步降低以回填和填埋方式处置建筑垃圾的比例,以新型的资源化处理基地替代传统的消纳场。2012年底,力争实现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的目标。
措施:加强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建设
对于目前昆明市处理垃圾的能力,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李唯评价说:“昆明在垃圾处理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就起步,现在进行的焚烧发电,从全国的角度来比,还是走在前面的,取得的效果也较好。”
据了解,在未来5年,昆明市将把垃圾处理当成了重点任务,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和分类利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充分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形成覆盖各个区县和重点集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针对主城区及滇池流域内的宾馆、饭店和单位食堂等餐饮企业建立专业餐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系统。
具体的项目是:投资估算5.24亿元,预计到2015年,完成空港(600吨/天)垃圾焚烧发电厂前期建设工作,建设宜良(304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禄劝(331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石林(170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富民(105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晋宁(200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前期建设工作。
加拿大:垃圾场变公园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的一个重要的采石场,自1968年起,这块场地接收了4000万吨垃圾,填埋深度达到了60米。1995年,蒙特利尔市政府提出一项修复计划,旨在将这座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一座城市公园。
专家们在垃圾层中铺设了一套由375个竖井组成的沼气收集网络,将垃圾产生的沼气吸入井中,这些沼气通过20公里的管网输送到加斯蒙发电厂,可供周边1.2万户居民使用。为了防止垃圾污染地下水,垃圾浸出液被水泵以每天大约2500立方米的流量泵出,在经过氧化预处理后,再排入污水管道并输送到蒙特利尔市政府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在商定垃圾覆盖方案的时候,专家们在场地的几块地上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实验之后,才最终决定了覆盖方案,最终对垃圾堆的覆盖达到7层,厚度达到1.5米。截至2009年,已经完成覆盖33公顷,各种植被生机盎然,周围环境宜人。按照计划,到2020年,这里将成为城市的新绿地。
德国:对待垃圾小心翼翼
在德国,如果不遵守垃圾分类的规定,麻烦就会找上门。曾在一家垃圾回收公司打工的留学生说,一次他跟着同事到一个小区,一位德国同事打开表示可回收的黄色塑料袋,发现里面有一大团发霉的面粉。按规定,面粉应装在蓝色袋中。很快,工作人员将一张警告单贴在小区门口:你们小区有人乱丢垃圾,现在发出第一次警告,如果再犯,我们不会再来。
听德国人说,一旦出现第二次,垃圾回收公司就会“罢工”惩罚整个小区,小区管理人员要费很多精力协调,所以大家都格外小心。
日本:处理垃圾非常仔细
日本人对待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比如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蛋黄酱的塑料瓶要剪成两半,用水冲干净;矿泉水的瓶子要把盖子拧下来分开扔,因为盖子算不可燃垃圾,而瓶子属于资源垃圾;不可燃垃圾可以用塑料袋扔,可燃垃圾要用纸口袋装,捆报纸的绳子最好用纸绳……(责任编辑: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