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地区,但供应多来自欧洲之外,目前欧洲对外能源依赖度已超过一半,并且这个数字未来还会持续上升。传统能源的不足,使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在过去的10至15年间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就。
以德国、西班牙、丹麦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强推“上网电价”(Feed-in Tariff)政策,引爆了欧洲地区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自1995年以来,整个欧洲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供电比例从0飙升到了1/10。而1997年至2008年间,77%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均采用了“上网电价”政策,其中风电的数字高达85个百分点,太阳能则全部强制实施“上网电价”。
得益于“上网电价”政策在实施之初便取得的成功,欧盟随后提出了“20-20-20”的气候减排目标,前不久欧盟还通过了未来1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指令”,目前各成员国正着手将欧盟提出的框架性指令落实到国家法律中。欧盟绿党副主席克劳德·特尔梅斯指出,这意味着需要“未来10年欧盟各国将7/10的投资用于可再生能源”。
“上网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在欧盟内部,只有瑞典和波兰仍在坚持采用过时的“配额制度”,事实证明,这两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远比不上其他欧盟国家。
十年之前,没有人会相信欧洲能够实现1/5的减排目标,现在这看来似乎唾手可得。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过分强调一体化的能源政策很有可能会导致欧盟的绿色发展战略的灭亡。目前欧洲的传统能源公司正联手欧盟能源专员欧廷格,积极呼吁建立一个覆盖欧洲的绿色能源协调机制,试图让各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维持“统一”的步伐。
这是一个不明智的举动,所谓的协调只会给业界发展带来灾难,引发高度集中的欧盟统一能源战略与非集权能源发展体制之间激烈的碰撞。其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欧盟缺乏实现构建统一能源市场的基础条件,至今仍有不少成员国的国有公共事业公司,垄断着全国9成以上的电力生产。同时缺乏涵盖各类能源生产的统一能源立法,例如部分国家至今仍保留着针对火电的政府补贴。在政府的调控下,部分国家的电价依然不能反应发电的真实成本。
其次,欧盟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不足,很难实现国与国之间无障碍的电力交易。以伊比利亚半岛的电网为例,这一地区目前只是形成了一个孤立的“岛内电网”,西班牙即便存有大量富余电力也无法输往欧洲中部地区。电网孤立在欧盟并不是个别现象,大多数成员国之间都还未能实现电网互联。
再者,在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发展目标上,各成员国实际上根本没有达成一致。德国一直希望制定更具雄心的减排目标,并已经提出了20世纪中叶减排8成的长远战略,而其他各国则各揣小算盘。
欧盟的政策制定者应该面对现实,而不是纸上谈兵。既然以国家为单位实行的“上网电价”政策是成功的,为什么还要一味地追求“一体化”的能源政策。所谓的“一体化”只是未经证实的实验机制,诸如法国、波兰、匈牙利这样还在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苦苦挣扎的国家不应成为实验品,学习周边国家既有的成功经验,并找出适合自己的政策才是应对之道。
未来欧盟需要的是各成员国之间自发的合作,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政策。欧盟需要移除那些行政上的繁文缛节和不透明,为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扫清障碍,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各成员国“投资多少、达到什么目标”。(责任编辑: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