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以来,港口动力煤价格迎来了今年以来最为明显的一轮上涨,目前的价格已经创下了今年5月中旬以来的新高,而且涨势还在持续中。中国煤炭资源网价格数据显示,截止9月18日,CCI5500价格为940元/吨,本轮累积上涨65元/吨;CCI5000价格为837元/吨,本轮累积上涨71元/吨。
但据本网了解,市场报价远高于指数。有贸易商表示,5500大卡低硫山西煤的报价甚至高达990元/吨,5000大卡低硫山西煤报885元/吨。汽运码头上,5500大卡低硫蒙煤有970元/吨成交的。
而且下游用户“偏爱”大型煤炭集团的品牌煤,但这类货源本来就偏少,因此报价都很高,基本都在主流报价之上,成交价也同样水涨船高,进一步助推了市场情绪。
夏末秋初这一轮上涨行情,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今年以来,国内产量维持相对较高水平,进口煤暴增,叠加夏末,电厂日耗回落,理应需求下降、煤价下跌才对。本轮行情出现逆季节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尽管电煤消费需求逐渐进入淡季,且电厂库存居高不下。但在煤矿优先保障长协供给并且安监趋严的背景下,市场煤供应进一步收紧。长期发运倒挂以及港口库存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港口长协煤去库较快;加之大宗商品涨价联动,贸易商对市场煤挺价底气十足。紧缺的供给和中转港库存相对较低,为煤价上涨提供了较强的支撑。
首先,尽管产地安检对原煤产量的整体影响不是很大,但边际影响持续存在;而且在频频传出煤(煤行业分析报告)矿停产整顿消息的情况下,无疑会给卖方挺价提供强有力的情绪支撑。而主要运煤线,尤其是大秦线即将开展秋季集中修,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其次,尽管近期港口价格有所上涨,但产地价格也在同步上调,发运倒挂情况依旧在延续,未见明显改善,致使中转港调入量增加难度较大,港口库存依旧处于相对低位。在这一情况下,即期可售货源,尤其是优质货源依旧紧缺,对市场煤的价格形成明显支撑。
再次,南方地区高温天气依旧有所反复,部分地区电厂耗煤仍然处于相对高位。数据显示,近期沿海省份合计日耗仍然维持在210万吨上下,库存可用天数一度降至略超17天的相对低位。因此,部分中小电厂仍然存在采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