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对服务贸易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是其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制度基础。服务贸易的标准化规则在企业、消费者、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首先,提高了贸易程序的透明性,让企业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确保服务的质量和一致性,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再次,激励企业不断创新,培育服务业的新动能,推动经济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有助于经济的长期繁荣。此外,还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使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得以加强,为全球市场创造更多机会,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未来篇章。
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通常具有无形性、异质性和可变性,这些特点导致服务贸易存在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服务在跨境流动时受到不同国家更为复杂的监管和法规约束。因此,相对于货物贸易标准,提升服务贸易标准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统筹谋划、主动推进。
深度参与全球服务贸易标准的顶层设计,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战略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已经打破了原先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服务贸易标准制定格局,积极领导并参与多个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还迎来了首个管理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委员会秘书处的设立。作为全球服务贸易的第二大市场,我国有责任在服务贸易领域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在塑造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过程中展示出负责任和开放的姿态,这不仅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国际化的进程,还能够维护我国国内市场的利益。
积极推进国家级服务贸易标准的完善,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为了加速服务贸易标准化工作,商务部批准筹建首批8个行业标准化技术机构,其中4个涉及管理咨询、数字贸易、展览业和家电服务业领域。在国家级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前瞻性的布局,以满足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关注金融服务、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服务型行业,鼓励我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积极推动创新实践。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和RCEP协定的实施,并以申请加入CPTPP和DEPA为契机,在标准制定方面,不断跟踪和对标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同时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先行先试,以更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并确保国际标准不会对中国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协助企业及消费者共同实施和应用服务贸易标准,是确保提高标准化水平的关键环节。一方面,中国贸促会和商业协会可以为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相关标准的培训和教育(教育行业分析报告),并通过政府的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消费者双方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履行监督和认证职责,以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实施效果。另一方面,服务贸易中介企业可以向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免费或付费的平台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标准化进程。这些举措将鼓励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和反馈机制,确保服务贸易标准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