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桥吊“齐舞”,无人集装箱卡车往来,运输机器人穿梭……走进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现代圣彼得堡号”集装箱轮正在忙碌作业。不久后,这艘巨轮将运送太阳能板、机电装置等货物出口欧洲。
看似平常的码头作业,背后却另有玄机——整个过程达到了“零碳”排放。2021年底,随着两台风机叶片缓缓启动,这座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的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开始并网发电,通过风电(风电行业分析报告)、光伏发出的绿色能源,源源不断为码头生产提供能源。
在这里,不仅岸桥、轨道桥、卡车等曾经的“碳排放大户”被安上了“绿色心脏”,码头经营单位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也已实现绿电使用和自产自足。码头能耗较传统集装箱码头下降17%。
减碳“优等生”“智慧零碳”码头只是天津港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作为全球供应链的转运节点,港口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身为“北方大港”和“百年老港”,天津港也曾是碳排放大户。雾霾天里也能闻到的柴油味儿,是许多老码头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如今,随着绿色发动机、绿色运输队的加入,天津港的“吐碳”环节越来越少。传统火电被绿电取代,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8兆瓦,年发电量达1.55亿千瓦时;燃油集装箱卡车逐步“退役”,智能运输机器人、电动卡车上岗,每月可减少燃油使用近300吨、碳排放量近900吨;外运公路转为铁路,每年又减少燃油使用23.6万吨……
除了“修炼内功”在能源侧完成绿色转型,天津港还在努力降低来港船舶产生的碳排放:首创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串联起场桥、岸桥等码头生产设备,实现全生产要素实时信息交互。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船舶在港时间,进而降低其在港时的碳排放量。
港口碳排放强度是当前观察港口绿色转型的重要指标之一。天津港一份2013年以来碳排放强度的折线图见证着天津港“求新逐绿”的努力:一条红线曲折上扬,反映了天津港十余年来货物吞吐量呈上升趋势;另一条蓝线平稳下滑,代表了天津港正逐步下降的碳排放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