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渝氢走廊”建设推进,成渝地区氢交通领域发展显著提速。目前,四川和重庆两地以成都—内江—重庆为主轴,以德阳、自贡、内江、宜宾等沿线城市为节点,围绕氢能产业研发、制造、应用领域,建立成渝地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共出台产业相关政策30余项,形成了以产业规划为引领、安全保障和财政支持政策等为支撑的产业政策体系。
与川大、西南交大、西南石油、重庆大学、中国汽研等川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和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以成都、重庆为核心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应用中心,构建以绿氢为主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网络行业分析报告),创建以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为引领的示范应用场景。
从氢原料电池应用看,氢能车辆在成都和重庆两地已互联互通。“成渝氢走廊”真正串联起两地一些产业链互动。东方氢能产业与市场开发部副部长曹智会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川渝地区氢能产业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涵盖上游的氢燃料、电解水制氢产业,中游氢储运产业,以及下游加氢站设备装备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应用等。
作为国内氢能产业先行者和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东方锅炉发挥氢能产业链主优势,聚焦氢能技术创新,加大产业投入力度,营造产业集群生态,进一步增加川渝氢能产业竞争力。该公司自2010年起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加强技术攻关,在绿色制氢技术、储运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持续投入建强产业核心环节,推动产业集聚。
川渝氢能产业发展已经迈入了关键提速期,两地正在因地制宜,加速布局氢能关键领域。”东方锅炉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该公司将助力做实“成渝氢走廊”,推广车辆5000辆以上,同步拓展氢储能、热电联供等氢能多元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