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做好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金融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要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支持目录和统计制度,明确绿色金融的重点方向。加快完善环境权益登记、担保、评估等配套政策,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绿色重点行业的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主动对接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项目清单,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做好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完善政策制度,持续加强部门协同,形成绿色金融工作合力。
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与金融部门一道,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有效衔接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等,统筹谋划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中国建设项目。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全国碳市场扩围相关工作,拓宽EOD项目融资渠道,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模式。
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方案(方案行业分析报告),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健全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加强部门协同力度,健全项目推介机制,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强化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金融机构准入、生态环保项目部的投融资信息共享、重点行业排放主体的碳足迹数据库共享等方面加强指导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 资源循环行业也是绿色金融支持的重点行业之一。金融系统的监管者、从业者,多走进资源循环行业一线,深入研究循环经济的新变化、新状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共同谱写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