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业分析报告)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在过去40多年里,我国积极推进荒漠化防治及“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防沙治沙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上,一座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正不断延伸和扩展,这就是我国的“三北”工程。针对新时期“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域生态治理的卡点、堵点和难点,中国林科院组成科技特派队下沉一线、承包地块,全力推进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示范区等15个科技高地的建成和落地。建立了全国首个防沙治沙机械化作业服务队,研发了“光伏+治沙”林光、草光互补“141”模式和木质纤维复合板式沙障新模式。
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于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首次揭示了万年尺度我国沙漠形成规律,创新提出了四大典型区域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示范面积超26.67万公顷,潜在应用面积超1000万公顷。樟子松固沙林科学经营的关键技术。这项技术揭示了樟子松“节水+控水+周转+早疏”的林分稳定性自维持机制,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示范达10.8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