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价值型健康管理服务,是在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所带来的实际价值和效果,通过提供高质量、个性化、专业化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满足客户对健康的需求,以实现提升客户健康水平、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等目标的一种服务模式。作为舶来品的VBHC,是健康保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涵盖了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整个健康保健服务领域,涉及医疗和医生、健康服务提供方、患者和家庭、保险费支付方、保险机构等。
国内医疗卫生领域和健康保险领域仍处于价值型健康管理服务的概念引入期。保险业对健康管理服务的价值认识仍在探索中,主要涉及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健康管理服务吸引客户并促进销售,市场上称为健康管理增值服务;另一方面,是实质性、可衡量性地提升客户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和医疗风险和费用负担,减少理赔支出,这是真正的价值型健康管理服务。
部分保险公司已开始在产品服务中融入健康管理,以促进客户健康、预防疾病,并在疾病发生时防止其恶化为重病,同时降低相应的医疗(医疗用品行业分析报告)费用和负担。例如,太平人寿针对甲状腺结节客户,探索“保险+服务”创新模式,聚焦前置式健康管理服务,帮助客户防患于未然;平安健康险利用自身在医疗服务资源方面的优势,尝试将老年人评估服务和保险业务相结合,针对存在功能障碍和慢病风险的老年人,提供多学科融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
我国百万医疗险健康管理服务偏重短期、急需、稀缺、高端的服务,而在客户疾病健康管理的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持续性方面则相对欠缺。税优健康险由于承保群体规模尚小,定制化健康管理服务不多。惠民保因其保费较低,用于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均费用也较低,目前主要采用的健康管理服务集中于发生率低、自动化程度高、可在线使用的服务。总体来看,这三类保险业务尚未达到价值型健康管理服务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