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应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进一步支持“纯绿”技术和产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工业行业分析报告)化将持续发展,传统上基于化石能源的产业体系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应进一步加快发展转型金融。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高度关联,意味着要用金融资源支持那些高碳的产业和经济活动等向低碳方向转型。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具体来说,包括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环境、气候等数据共享、信息披露等。此外,还应注重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
监管部门已陆续出台具体举措以打通堵点,例如近年来围绕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工作发布了多项指导性文件,引导上市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公司战略规划与经营管理当中。据了解,上交所发布的相关指导文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气候相关治理架构、评估气候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以及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及转型计划等。
健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信息披露要求,加强绿色金融监管评价和激励约束。强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有效识别、监测、应对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兴业银行针对上市公司ESG治理特性,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推动上市公司切实落实气候治理、员工权益、公司治理等核心ESG议题。
兴业银行还制定了ESG授信政策,将ESG相关风险评估体系全面运用到企业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三大业务条线的授信流程中,并根据相关风险评估标准将客户分为A、B、C、D四类,采取差别化的管理策略,并融入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合同签订、融资发放、存续期管理等授信流程环节。